四川芦山:产业“破茧” 生态“织锦” 擘画乡村振兴新貌
四川芦山:产业“破茧” 生态“织锦” 擘画乡村振兴新貌
四川芦山:产业“破茧” 生态“织锦” 擘画乡村振兴新貌
芦山县田园风光(芦山县委宣传部供图(gōngtú))
央视网消息(xiāoxī) 青衣江畔,龙门山麓,一场迈向“振兴路”的蝶变正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上演。近年来,芦山县正以(zhèngyǐ)马蓝青翠、冷水鱼跃(yúyuè)、油菜金黄为笔触,绘(huì)就一幅产业蓬勃、生态秀美、民风淳厚的乡村振兴画卷。
“粮药(liángyào)共生”破题土地增效
5月的(de)清晨,芦山县双石镇双河村的薄雾中(zhōng),乡村振兴专职干部杨国志蹲在田间说,“马蓝根系发达,长势(zhǎngshì)比去年更好。”这片千亩基地,通过“粮药套种”模式,亩均收入从过去的不足千元(qiānyuán)跃升至超万元。
“马蓝全身(quánshēn)是宝,根茎叶都能卖钱,收割后(hòu)直接装车,每斤1.5元。”思延镇周村的村民介绍。
芦山县按照“品种专业化、布局区域化(qūyùhuà)、种植规范化、科普(kēpǔ)常态化”标准,建成集品种筛选、技术研发、科普实践于一体的示范基地。
30公里外的(de)宝盛乡(bǎoshèngxiāng)中坝村,山涧清泉奔涌,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池内,虹鳟、金鳟鱼群翻腾。“水温恒定12℃,鱼儿生病率降低80%。”澜丰冷水鱼基地技术员展示着(zhe)数字化管理系统。该项目(xiàngmù)总投资(tóuzī)2.2亿元,规划400亩养殖区,达产后可年产冷水鱼500吨,提供养殖、运维、销售等300余个岗位,让村民“家门口(jiāménkǒu)吃上技术饭”。
从马蓝、冷水鱼到龙门花生,芦山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培育(péiyù)省级以上农业(nóngyè)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形成“种植—加工—销售(xiāoshòu)”全链条。
“三产融合(rónghé)”激活沉睡资源
飞仙关镇禾茂村,青瓦白墙的川西民居掩映于中药材基地间,游客(yóukè)在“禾茂田园”研学工(xuégōng)坊(fāng)体验捣药、制香。“过去交通不畅,过河需绕行。如今国道351直通家门口,城里人来这儿体验乡村生活。”八旬老人黄汉贵指着村口的旅游大巴感慨(gǎnkǎi)。
依托“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振兴(zhènxīng)示范村”等金字招牌,禾茂村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破局,整合闲置土地(tǔdì)、民房,引入社会(shèhuì)资本打造“药学(yàoxué)、药研、药旅、药养(yàoyǎng)”四位一体康养综合体。村集体年收入从不足5万元增至120万元,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实现“三金”增收。
“环境美了,游客多了,我家小院改造成民宿,一年净赚(jìngzhuàn)6万块。”村民李秀芳擦拭着“最美庭院(tíngyuàn)”奖牌笑道。芦山(lúshān)近年来投入1.2亿元实施美丽乡村(xiāngcūn)提升(tíshēng)工程(gōngchéng),改造农厕1.4万户,实现垃圾收运“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全覆盖。村庄“颜值”提升的同时,更注重“里子”升级:新建文化广场27个,组建乡村文艺队15支,文明乡风浸润千家万户。
“民俗IP”引爆流量(liúliàng)密码
今年3月以来,随着第十届(dìshíjiè)“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活动暨金丝楠木根雕艺术春季文旅消费季到来,雅安市政府新闻办把新闻发布会搬进思延镇草坪村青衣芸谷的油菜花地。经媒体+互联网(hùliánwǎng)传播,芦山(lúshān)的油菜花火爆出圈(quān)。
“活动不设门票、拒绝商业赞助,只为让更多人感受纯粹乡村美。”该县有关负责人说,短短20天吸引(xīyǐn)游客12万人次(wànréncì),带动餐饮、住宿消费(xiāofèi)5533万元,相关话题网络曝光量超2亿次。
交通曾(céng)是制约芦山乡村振兴的最大短板。2016年,国道351改扩建竣工,串联起(qǐ)35个行政村,形成“半小时(bànxiǎoshí)经济圈”。宝盛乡至县城的山道从“颠簸土路”变为“平整双车道”,冷链运输车得以直达冷水鱼基地;“四好(sìhǎo)农村路”延伸至海拔(hǎibá)1500米的村落,龙门花生、竹笋等山货24小时内可送达成都、重庆商超。
芦山县田园风光(芦山县委宣传部(xuānchuánbù)供图)
“动能转换”书写振兴(zhènxīng)答卷
从(cóng)废墟中重生,芦山始终探索回答“振兴之问”:宝盛乡马牛山生态茶园内云雾缭绕、茶色青翠,茶农们忙着(zhe)管护茶园,构成一幅美丽(měilì)的乡村画卷。
乡村振兴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全域“握(wò)指成拳”。未来芦山将深化“特色农业+康养旅游(lǚyóu)+文化赋能”融合模式,打造更多(duō)产业集群,让群众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青衣江奔腾不息,龙门山云卷云舒。今日芦山,在巴蜀(bāshǔ)大地上书写(shūxiě)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